通常把垫球、传球、发球、扣球和拦网称为五大基本技术。
其中最基础的技术是垫轻球、正面传球、上手发飘球、正面扣高球和单人拦网。
除五大基本技术外,还有一般准备姿势、各种移动步法和起跳等几种无球技术。
首先是双手握的姿势,选择在接球时握着最不会松的手势。
我推荐的姿势是一个手(A)用拳头姿势包住另一个手(B)的大拇指,另一个手(B)其余的手指展开包住手(A)。
其次是垫球时脚的姿势要正确。
先移动到球落点的位置,再紧握双手,双脚的重心一定要低。
接球时双臂要紧张,并耸肩,双脚就力往上。
迎上去接球,而不要等球自己落在手上。
脚一伸,手一迎,掌握好这个节奏一定能做个稳定的 一传手。
排球比赛场地呈长方形、长18米,宽9米,正中有一条中线把场地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。
所有的线均宽5厘米,两侧的线称边线,两边的线称端线。
场上空7米以内(奥运会和国际重大比赛要高12.50米)和四周至少2米(奥运会和国际重大比赛端线后要有8米,边线外要有5米)内不得有障碍物。
在场地中线上空,架有球网。
网宽1米,长9.50米,张挂在场外两根圆柱上。
女子网高2.24米,男子网高2.43米。
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线各有5厘米宽的标志带,在其外侧各连接一根长1.80米的标志杆。
排球外壳用柔软的熟皮或人造革制成,内装橡皮胆,圆周为65-70厘米,重量为260-280克,气压为0.40-0.45公斤/平方厘米。
排球比赛开始,每队上场6人,站两排(每排3人)。
从左到右,前排为4、3、2号位,后排为5、6、1号位。
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。
在发球击球时,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,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,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(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)。
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发球。
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(接网触球不计算在内)。
如果球落地,触墙、触天花板、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,则成死球,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。
新规则采用每球得分制,即任何一队只要赢球就得分。
每队赢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才胜一局。
正式比赛采用5局3胜制。
前4局打成2比2平局时,第5届为决胜局。
在决胜局比赛中,是15分制,任一队赢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才胜这局。
不论是哪一队发球,胜一球即得1分,一队先得8分后,两队交换场区,按原位置顺序,继续比赛到结束。
规则规定1个队最多有12名队员(队长在内)。
比赛成死球时,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换人。
每队在一局比赛中,可要求两次暂停。
队员站在发球区里,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。
球必须抛出明显离手。
如触及发球队场上队员、球网、标志杆、其他障碍物或从网区以外越过,或发球不过网均为发球失误。
球在运动员腰部以上任何身体部分停留时间较长,或未将球清晰地击出,或捞球、捧球、推球和携带球时,均判“持球”。
如果1个队员连续触球多于1次(拦网除外),则判为连击。
队员身体任何部分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地面即判中线犯规。
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前或踏在进攻线上,将离于球网上沿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内,以及后排队员参加拦网,均为“后排犯规”。